其他真的不甚重要,至少春晚不戴口罩!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
祝各位:新春愉快,万事如意,基情满满,扬眉兔气!
后台有读者问我年味为啥越来越淡了?
有人说,以前,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好吃的;现在平时吃的和过年没啥区别。
我认为不仅仅是这样的......
就好比说,很多人都不看那节目了。
因为不用看,都知道是些啥内容,也就懒的看了。
我也是很多年不看了,有那时间,看点书,刷会手机比什么都强,都快乐。
事后看看今年春晚节目确实谈不上出彩。
面对越来越空,越来越没劲的春晚,网友总结说:
以前看节目想笑,现在看观众想笑。
谈得上亮点的大概就是我在文章《春晚小品《坑》,挖了一个无形的深坑》说的:
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允许说,鼓励说,这才是真正的文艺这个角度看,今年的小品《坑》还是不错的一部好作品。
该作品对躺平式干部的讽刺浸入骨髓,大快人心,也引起中纪委的关注并迅速跟评。
总之,春晚一如既往地乏善可陈,但也一如既往地不许吐槽。
不许吐槽,那就不评价好了。
我在文章《这画面挺尴尬的。。。》说过:
不看不代表大家不关心,因为春晚在群众心中还是有很深的记忆的。
而且人们也习惯了从春晚中看明白一些事情,看清一些走向,遗憾的是,今年春晚都几乎没有和去年时事相关的节目了。
但三十晚上在朋友圈给看到一组图片,还是让我眼前一亮的:
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,那就正如我在文章《这画面挺尴尬的。。。》说的:
这届春晚与以往几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,台下观众席上,都摘下了口罩。
这画面,令人感慨。
三年了,我们被一种对病毒恐惧的氛围笼罩,几乎要把一种扭曲变形的生活,当成了习惯。
望眼欲穿的“回归正常”,我们已经足足等了三年。
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别有深意的统一安排,标志着中国这一年起正式告别了刚刚过去的艰难三年,一个崭新的未来,正在到来。
在历尽寒冬之后,即将到来的,能是一个让大家都缓口气的春天了。
有人批评说,过去三年尤其2022大家过得很苦,过的很难,大过年的好像都选择了黑不提白不提啥也不提,舞台上竟没一个节目,没一句话提到疫情。
就“这一页翻过去,谈下一话题?!”
这就为难春晚的编创人员了,本来挺喜庆的时刻,让他们怎么表达呢?
褒也不是,贬也不是,回避是最好的选择。
没有搞个什么表彰就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尽管只字不提疫情,但春晚的现场就是态度:
现场所有演职人员都没戴口罩。
之前我们曾羡慕: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的火热,8万人现场不戴口罩狂欢。
之前我们曾质疑:自己为什么偏偏与整个世界不一样?
现在春晚默默给出了答案,摘下口罩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
当然有网友会说,别把问题想得那么简单,也有可能是审核严格,观众入场前都要求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即使这样,也能够证明很多东西与官方态度了,一切慢慢来,会好起来的。
人民现在经过三年疫情大考内心其实无比强大 就是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因为未来不确定 !
放开令社会重获生机,谈话间充满希望,笑容由心而发,这是我过年期间最大的感受。
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困惑,兴奋的是终于回归正常了,困惑的是口罩还要不要戴?
咱不是专家,不敢就口罩问题妄言,但是有些现象非常有意思。
比如单位组织活动,会场里都一本正经如临大敌地戴着口罩,可是进了餐厅齐刷刷摘下口罩,似乎病毒都聚集在会场、被隔离在餐厅之外似的。
一会摘口罩,一会戴口罩,病毒能领会其中深意吗?
类似场景实在太多,见证着一波波莫名其妙的口罩行为艺术。
那么口罩究竟戴不戴:专家曾光最近提出:
现在就可以分场合摘口罩了,在疫情感染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,感染过两周以后,至少就不会像现在都要戴N95口罩了。但是医院、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,飞机、火车上还是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。
也就是说,法无禁止皆可为,除了要求必须戴口罩的场合,其他地方没必要搞得过于紧张。
是否摘口罩也不可能有统一法令,因为疫情之前也有人习惯戴口罩,这事全靠自己把握、自己作主,以后自己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。
愿新一年的春景,对得起我们曾经的忍耐与艰辛,让过去过去,未来到来。
最后,祝各位:新春愉快,万事如意,基情满满,扬眉兔气!
春晚小品《坑》,挖了一个无形的深坑
把无耻当荣耀,刑满释放竟是成功捷径,流量密码?
破防了!《妈妈们去世了,遗言给我唱了两首儿歌》